货币野史读后感

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《货币野史》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主题,我会说是“找回丢失的货币常识”。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《货币野史》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主题,我会说是“找回丢失的货币常识”。

巜货币野史》解读

什么是货币常识呢?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,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,它是在经济发展中由物物交换演变出来的,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。比如说,在原始社会里,有人种田,有人打猎,有人采摘,他们一开始是直接交换彼此的产品,但很麻烦,于是慢慢约定,用某种贵金属作为交换的中介,形成了货币。这就是一般经济学告诉我们的常识。

但这本书告诉你,这个常识是错的。书中说到,按人类学家的考察,历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换的经济,更不用说由物物交换演变来的货币;相反,有很多证据表明,货币最初的形态是关于欠债的记录,它不是一种物品,而是一项技术。比如,五千多年前苏美尔人的债务记录,近代英国使用的木条借据,太平洋的雅浦岛上使用的石头货币,乃至今天银行系统中流动的电子数据,都能证明货币是一种信用债务记录,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交易媒介。

这里需要提醒的是:信用和债务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,债务表示负担,信用强调偿还,它们都代表欠债,因此在很多时候可以互换,比如信用卡就是债务卡,信用记录就是债务记录,信用扩张就是债务扩张,等等。

那么关于货币是信用的观点是怎么弄丢的呢?作者指出,在17世纪的英国,发生过一场关于货币铸造的大辩论,当时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认为,货币作为商业活动的工具,价值要固定,标准要统一,他不认可货币是信用,而相信货币是金银,这种观点赢得了辩论,并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学家。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·斯密把它写在经济学的奠基之作《国富论》中,一直流传到今天,成为经济学的常识,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失误。

这本书的作者菲利克斯•马汀,有经济学、古典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学位,所以这本书不像一般经济学著作那么严肃,而是很有戏剧性。比如上面提到的货币常识的丢失,书中称之为“谋杀案”,不过作者认为,洛克否定正确的货币常识是无心之举,所以将它定性为“意外死亡”,充满了故事色彩。这本书的英文标题叫“Money: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”,被翻译为“货币野史”,充分反映了这一点。

按这本书的观点,货币常识的死亡和丢失,是经济学的重大失误,我们要把丢失的货币常识找回来,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。这有什么用呢?用一位读者的话说,鱼恐怕永远也不能操纵水的流向,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经逆流而动的徒劳,才会去尝试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东西,让事情变得更好。这就是认知的价值。

接下来,我就分三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:第一,为什么说货币的本质是债务记录,而不是交易媒介;第二,关于货币是欠债的观点,是如何被经济学遗忘的;第三,关于货币是欠债的观点,如何帮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。

第一部分

先来看第一个问题,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?说起这个问题,很多人凭借在书本上学过的知识,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,故事大概是这样的:

在原始经济中,货币是不存在的,只有物物交换,效率很低。因为你必须找到一个交换对象,他有你想要的东西,你有他想要的东西,两方面凑齐才行。这个困难让人们产生了对交易媒介的需要,比如贝壳、金银、铜钱等等,你可以卖出商品赚取它,又可以用它来购买一切物品,并且可以囤积起来,作为今后的财富。这就是货币的由来。它的本质是交易媒介。

这套理论流传广泛、深入人心,因为它符合我们的逻辑想象,并有权威认证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这种观点,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坚持这种观点,最重要的是亚当·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经济学奠基之作《国富论》中发展了这套理论,被后来的经济学著作沿用,成了经济学的标准常识。

当然,它有时也会受到怀疑,比如经济史上有个著名的“拿石头当钱”的案例,就对这种常识构成了挑战。案例说的是在太平洋西部,接近菲律宾的地方有一个岛叫雅浦岛,当地人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。岛上只有三种产品——鱼、椰子和海参,没有农作物,几乎没有艺术品和手工制品,很少跟外界贸易,可以说是现代人眼中的原始社会。

按理说,这种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换的景象,但恰恰相反,雅浦岛有一套高度发达、与众不同的货币,学术上叫“费币”(中文是浪费的费)。这是一种又大又厚的石轮,直径从1英尺到12英尺不等,中间有一个洞,可以插进木棒进行运输。一开始人们认为,当地人选择这种货币形式是为了防盗,因为它不易携带,就不会成为偷盗的目标。

但后来发现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在雅浦岛上,交易计算的是彼此的债务,用债务抵消,余额在以后的交易中再结算。即便到最后结算的时候,如果需要转移的费币太大,不容易搬动,它还是会留在原处。这个案例引起了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注意,它不仅对货币起源的常见理论提出了挑战,还引发了货币到底是什么的怀疑。

一般理论认为,货币是一件“东西”——是从众多商品中选出来的,充当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。但雅浦岛的费币并非如此,通常这些石头比交易的物品更难移动,在大多数交易中根本没有被交换过,因此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媒介,更像是一种信用记录和债务清算手段。

那么,雅浦岛的状况是不是特例呢?随着更多的研究和证据出现,人们发现它不是特例,而是普遍现象。

比如,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东两河流域,就有了记录债务的货币技术。考古发现当时的帐簿上有一种叫谢克尔的记账单位,它记录了商品、劳动和法律惩罚等各种事物的价格,比如每个月的劳动价值是1个谢克尔,租一辆牛车每天要支付1/3谢克尔,扇别人的耳光要罚款10个谢克尔,等等。这种经济既不是物物交换,也不靠铸币支持,而是靠虚拟的债务和收入记账系统来运作。这时候货币充当的是计量单位和债务记录,而不是一种商品。

又比如在公元12世纪,英国出现了用木条作凭证的支付系统,人们在木条上凿出凹口,以记录货币单位的数量,将它一分为二,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拿一根。债权人那一根可以作为支付凭证流通,当有人把代表债权的木条拿到债务人跟前要求偿付时,两根木条上的切口必须匹配。这种独特的支付系统,在英国持续了几百年之久。

今天的银行体系,更能体现货币是信用和债务的特点。这一点我在《现代货币理论》这本书的解读中谈过,这里就不展开说,只做简单的概括,那就是:银行通过批准对企业或个人的贷款,能够凭空创造出新的货币,这些货币的本质,就是企业或个人的信用(债务)记录。

总之,这本书通过引用一系列证据和研究,否定了传统经济学提出的,货币是物物交换演变出来的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观点,比如美国学者乔治·道尔顿认为,如果将“以物易物”定义为没有货币的市场交换,那么从来没有证据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;剑桥大学的一位人类学家更是直截了当的说:“从来就没有关于以物易物经济的直接记录,更不要说从这种体系中诞生货币了。”

那么货币是什么呢?这本书认为,货币是由债务记录和清算系统构成的社会技术,它的核心是信用。传统经济学认为,有形的货币才是钱,信用和债务是以此为基础衍生的虚拟现象;而这本书认为,信用和债务才是货币的本质,硬币、钞票、存款等等这些具体的货币,只是表征,是用来跟踪记录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的工具;打个比方,认为货币产生信用,就像说太阳围着地球转,那是错误的直觉,而认为信用产生货币,就像认为地球围着太阳转,这才是货币的常识和真相。

第二部分

那么,这种常识和真相是如何被经济学遗忘的呢?这要从一场辩论说起。因为17世纪的英国,出现了货币短缺,因此要重铸货币,人们对此产生了分歧。

当时的英国,主要流通的是银币,它在使用中会磨损,还有人把边角锉下来,铸成新的硬币牟利,这些残缺的硬币重量或成色不足,却以法定面值在流通,于是就产生了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。也就是说,当人们发现成色不同的硬币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,就会把没有毁损的货币贮藏起来,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币进行交易,这样就把良币从市场中排挤出去。

结果就是,在17世纪60至90年代,硬币磨损、偷锉剪切的现象在英国愈演愈烈,劣币充斥于市场。到了1695年,大多数流通硬币所包含的银的成分,只有出厂时的一半左右,相同材质的银块的价格,比铸成硬币要高出近25%。另外由于当时的金、银兑价不合理,英国的银币外流,导致货币短缺,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商贸秩序和经济发展。

于是,英国政府和议会开始酝酿重铸货币,但对于如何重铸,争议很大,其中有两位重要人物,一位是财政大臣威廉·朗兹,另一位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约翰·洛克,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。

财政大臣朗兹建议,把所有银币的面值都提高25%,新币和旧币同时流通。旧的劣质硬币虽然重量和成色不足,但可以按面值流通,而新铸成的优质货币,要么将法定面值提高25%,要么将实际含量降低20%。总之就是提高银币的法定面值,降低铸币的金属含量,这样可以让人们愿意把白银送到铸币厂被收购,同时那些被私藏的优质银币也会重新进入流通,使银币短缺的状况得到改善。

但另一方面,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对朗兹的意见。他认为白银才是真正的价值来源,才能充当法定货币,货币必须保持固有的含银量,才能维护货币的信誉,因此他反对降低铸币的含银量。他主张按原来的重量和成色标准重铸新币,取代残损的旧币,而在新币取代旧币的过程中,由政府承担损失。

他们的意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货币观。洛克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,货币的价值是由充当货币材料的金属含量所决定的,因此不能随意变动标准,这叫金属主义;而朗兹认为货币的金属含量不重要,重要的是货币标识,因为货币只是国家规定的计量符号,这个标准是可以变动的,这叫名目主义。换句话说,洛克认为钱是金银,信用只是硬币的延展;而朗兹认为钱就是信用,硬币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征。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区别。

最后,这场辩论的结果是洛克的主张获得了政府认可。1696年1月,英国议会下令,从当年6月起残缺的硬币不能再用。在此之前,它们可以用来缴纳税款或购买政府债券,仍然按法定面值计算,从7月起,就只能按货币中真实的含银量以市场价回收。这样,缺损的货币被收集起来,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银,按照标准的重量重铸货币,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年。

按照作者的观点,朗兹的建议是正确的,而洛克的主张把事情弄糟了,但是没办法,他们的权威和影响力相差太远。洛克不仅被后世认为是启蒙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,被称为“自由主义之父”,并且在当时也被看作英国议会制度的首席理论家,是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。他不仅决定了英国铸币大讨论的政策结果,也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在接下来诞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,从亚当·斯密的《国富论》开始,洛克的货币观就占据了主导,按原书的话说,“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经济学追随者的作品中,出没着一个幽灵:这就是约翰·洛克以及他那套货币自然主义。古典经济学家对洛克的忠诚不可动摇:货币就应该是黄金或白银。”正像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中说到:“和其他商品比起来,金属损耗较少,没有任何东西比它们更抗侵蚀。此外,金属还可以按任意数量分割成小块……正是这种特性,让金属变成了最适合商贸和流通的工具。”

不仅如此,洛克对价值的认识,也就是“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”的观点,对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影响深远,它极大地简化了理解经济的任务。因为如果把价值看作天然的东西,那么经济学分析根本不用关心货币。货币只不过是为了解决交易不便的媒介,人们想要的不是它,而是可以用货币买到的商品。这样一来,经济学的分析最好是从忘掉货币开始,而去关注生产、分配、消费等“真实”的经济问题,就像另一位经济学家穆勒总结的那样,“简而言之,从本质上说,在社会经济范畴中,不可能有比货币更不重要的东西了。”

就这样,经济学从创立开始,就把货币打入了冷宫,因为主流经济学家认为,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,不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,这种观点一直流传到今天。而在《货币野史》这本书看来,这恰恰是货币常识的死亡和丢失,是经济学的一个失误。我们要把丢失的货币常识找回来,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,解决经济问题。

第三部分

那么,运用新的货币常识,可以分析哪些现象、解决什么问题呢?按照这本书的观点,要想正确认识金融危机,保持社会稳定,就需要运用新的货币常识。

就拿过去几十年来说,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,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,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,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权债务危机,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这种动荡并不是偶然出现,而是反复发生的。这种金融系统的不稳定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
这本书的作者认为,货币本身就有不稳定的特质,因为它总是倾向于产生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,当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,就会造成金融危机。

比如,在经济景气时,资产价格会上涨,导致投机增多,很多人将资产抵押成贷款,进一步买入资产,造成资产价格不断上涨。而大量投机产生的债务,会让投资者资金紧张,也就是收入不够支付利息。当债权人开始要求偿还时,负债累累的投资者必须卖掉资产来维持现金流,而这时候,已经没有交易对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资产价格,因此出现抛售,导致资产价格跳水以及流动性紧张,最终造成金融危机。

更麻烦的是,金融危机会造成社会不稳定,因为它会带来收入下降和失业。2008年之后发生的“占领华尔街”还算是温和的,往前追溯问题更严重,比如2002年阿根廷债务违约引发的金融危机,造成社会骚乱和政局动荡。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,导致房价、股价的大幅下跌,企业大面积破产,造成日本经济“失去的二十年”。

对此,作者的建议是什么呢,他在书中说到:

“许多国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——或者说它们的债务太多了。而且我也认为,目前尝试逐渐减轻这些巨额债务的策略……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,在经济上也不令人满意。而如果参考梭伦书中的建议,我们就能提前处理这个问题,或者通过设计几年的高通胀,或者通过直接重组债务的方式。”

你看,这里提到了梭伦的建议,也就是梭伦的改革。公元前594年,梭伦被选为雅典的执政官,展开了一系列被后世称为“甩包袱”的社会改革,其中首要的一条是取消债务。而所谓通过高通胀或重组债务来处理问题,就是作者认为,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的隐患,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减轻社会负债群体的负担,甚至是大规模地赦免债务。

这种建议是异想天开吗?不是,它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。

书中说到,古代中东地区就有这样的传统,在整个社会不能支撑债务负担的时候,国王会宣布,所有债务一笔勾销。《圣经》中也有类似记载,在宗教历史上,每四十九年的最后一个赎罪日结束后,叫“禧年”,这一年每个奴隶都可以重获自由,每一块土地都可以物归原主,每一笔债务可以一笔勾销,每个人都有机会重新开始。

正是按这个思路,1997年有人发起了“禧年债务运动”,要求取消贫困国家的债务,特别是那些发生饥荒、战争和瘟疫的国家,因为这些国家无力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,陷入了依赖债务的恶性循环,唯一的办法是减免或者完全取消债务。

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,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,在市场经济中,遵守契约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,这本书的作者为什么还主张赦免债务呢?

这就要回到对货币的认识上来。传统货币观点认为,经济价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实,货币的职责就是衡量它,但不能影响它。货币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点,就像物理天平的支点一样,它必须固定在一个位置,才能保证测量准确。因此,遵守债务契约和尊重货币本位是一件顺应规律、理所当然的事,不能违背它。

但是这本书认为,没必要把经济价值看作天然的事实,而应该看作是为了实现公正繁荣的社会而发明的概念。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不是货币稳定,而是实现一个公正繁荣的社会,既然如此,债务重组或通货膨胀导致的违约或偏离货币本位,只要有利于社会稳定,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。

在《羊群的共识》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,似乎印证了作者的观点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,冰岛整个国家陷入了困境,因为之前他们大量扩张信贷,欠下了巨额债务,危机爆发后冰岛三家最大的银行破产,三十万冰岛人背负了上千亿美元的外债,加上资本市场的亏损,平均每个人背负了上百万美元的债务。于是,冰岛政府决定重启经济,将危机时期产生的居民负债一笔勾销,用三大银行的税款来补,受到举国上下的热烈支持。

结语

首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?传统经济学认为,货币是由物物交换演变出来的,充当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。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常识,因为从小到大,几乎每个级别的经济学教科书,都是这么说的。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,这个常识是错的。因为根据人类学家的考察,没有发现大规模的物物交换的坚实证据,反而有大量的历史研究表明,货币最初是以债务记录的方式诞生的,它的核心是信用。它不是一种物品,而是一项技术。现代银行通过借贷创造货币的机制,更是清晰无误地展示了这一点。

其次是货币的这种常识,是怎么在经济学中被遗忘和颠倒的?这本书的作者认为,历史的偶然造成了这个结果,因为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洛克,在一场重要的货币辩论中赢得胜利,并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学家。作者认为经济学把货币看作交易媒介,把经济看作是去掉货币之后的物物交换,进而认为货币在经济中无关紧要,对我们看待经济问题产生了极大的误导。 只有把货币看作信用或债务,才能明白它对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,对造成经济波动影响巨大,这才是贴近现实的观点。

第三,关于货币是欠债的观点,如何帮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?作者在书中谈到了金融危机,他认为货币总是倾向于积累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,是金融危机反复出现的根本原因,而要维护社会稳定,我们只能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,比如赦免穷人的债务,这在西方有历史和宗教的传统,却对“欠债还钱”的中国古训构成了挑战。

不过我认为,读完了这本书,如果理解了货币是债务、同时也是信用的观点,会对中国的另一句古训“人无信不立”有更深的感悟。

过去我们通常认为,“人无信不立”是一种道德要求,跟人的物质利益没有太大关系。而当我们知道货币就是信用之后,“讲信用”似乎多了一层理由。它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,并且会在某个时候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,这就是讲信用的巨大价值。

什么是货币常识呢?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,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,它是在经济发展中由物物交换演变出来的,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。比如说,在原始社会里,有人种田,有人打猎,有人采摘,他们一开始是直接交换彼此的产品,但很麻烦,于是慢慢约定,用某种贵金属作为交换的中介,形成了货币。这就是一般经济学告诉我们的常识。

但这本书告诉你,这个常识是错的。书中说到,按人类学家的考察,历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换的经济,更不用说由物物交换演变来的货币;相反,有很多证据表明,货币最初的形态是关于欠债的记录,它不是一种物品,而是一项技术。比如,五千多年前苏美尔人的债务记录,近代英国使用的木条借据,太平洋的雅浦岛上使用的石头货币,乃至今天银行系统中流动的电子数据,都能证明货币是一种信用债务记录,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交易媒介。

这里需要提醒的是:信用和债务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,债务表示负担,信用强调偿还,它们都代表欠债,因此在很多时候可以互换,比如信用卡就是债务卡,信用记录就是债务记录,信用扩张就是债务扩张,等等。

那么关于货币是信用的观点是怎么弄丢的呢?作者指出,在17世纪的英国,发生过一场关于货币铸造的大辩论,当时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认为,货币作为商业活动的工具,价值要固定,标准要统一,他不认可货币是信用,而相信货币是金银,这种观点赢得了辩论,并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学家。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·斯密把它写在经济学的奠基之作《国富论》中,一直流传到今天,成为经济学的常识,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失误。

这本书的作者菲利克斯•马汀,有经济学、古典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学位,所以这本书不像一般经济学著作那么严肃,而是很有戏剧性。比如上面提到的货币常识的丢失,书中称之为“谋杀案”,不过作者认为,洛克否定正确的货币常识是无心之举,所以将它定性为“意外死亡”,充满了故事色彩。这本书的英文标题叫“Money: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”,被翻译为“货币野史”,充分反映了这一点。

按这本书的观点,货币常识的死亡和丢失,是经济学的重大失误,我们要把丢失的货币常识找回来,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。这有什么用呢?用一位读者的话说,鱼恐怕永远也不能操纵水的流向,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经逆流而动的徒劳,才会去尝试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东西,让事情变得更好。这就是认知的价值。

接下来,我就分三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:第一,为什么说货币的本质是债务记录,而不是交易媒介;第二,关于货币是欠债的观点,是如何被经济学遗忘的;第三,关于货币是欠债的观点,如何帮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。

第一部分

先来看第一个问题,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?说起这个问题,很多人凭借在书本上学过的知识,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,故事大概是这样的:

在原始经济中,货币是不存在的,只有物物交换,效率很低。因为你必须找到一个交换对象,他有你想要的东西,你有他想要的东西,两方面凑齐才行。这个困难让人们产生了对交易媒介的需要,比如贝壳、金银、铜钱等等,你可以卖出商品赚取它,又可以用它来购买一切物品,并且可以囤积起来,作为今后的财富。这就是货币的由来。它的本质是交易媒介。

这套理论流传广泛、深入人心,因为它符合我们的逻辑想象,并有权威认证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这种观点,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坚持这种观点,最重要的是亚当·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经济学奠基之作《国富论》中发展了这套理论,被后来的经济学著作沿用,成了经济学的标准常识。

当然,它有时也会受到怀疑,比如经济史上有个著名的“拿石头当钱”的案例,就对这种常识构成了挑战。案例说的是在太平洋西部,接近菲律宾的地方有一个岛叫雅浦岛,当地人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。岛上只有三种产品——鱼、椰子和海参,没有农作物,几乎没有艺术品和手工制品,很少跟外界贸易,可以说是现代人眼中的原始社会。

按理说,这种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换的景象,但恰恰相反,雅浦岛有一套高度发达、与众不同的货币,学术上叫“费币”(中文是浪费的费)。这是一种又大又厚的石轮,直径从1英尺到12英尺不等,中间有一个洞,可以插进木棒进行运输。一开始人们认为,当地人选择这种货币形式是为了防盗,因为它不易携带,就不会成为偷盗的目标。

但后来发现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在雅浦岛上,交易计算的是彼此的债务,用债务抵消,余额在以后的交易中再结算。即便到最后结算的时候,如果需要转移的费币太大,不容易搬动,它还是会留在原处。这个案例引起了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注意,它不仅对货币起源的常见理论提出了挑战,还引发了货币到底是什么的怀疑。

一般理论认为,货币是一件“东西”——是从众多商品中选出来的,充当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。但雅浦岛的费币并非如此,通常这些石头比交易的物品更难移动,在大多数交易中根本没有被交换过,因此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媒介,更像是一种信用记录和债务清算手段。

那么,雅浦岛的状况是不是特例呢?随着更多的研究和证据出现,人们发现它不是特例,而是普遍现象。

比如,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东两河流域,就有了记录债务的货币技术。考古发现当时的帐簿上有一种叫谢克尔的记账单位,它记录了商品、劳动和法律惩罚等各种事物的价格,比如每个月的劳动价值是1个谢克尔,租一辆牛车每天要支付1/3谢克尔,扇别人的耳光要罚款10个谢克尔,等等。这种经济既不是物物交换,也不靠铸币支持,而是靠虚拟的债务和收入记账系统来运作。这时候货币充当的是计量单位和债务记录,而不是一种商品。

又比如在公元12世纪,英国出现了用木条作凭证的支付系统,人们在木条上凿出凹口,以记录货币单位的数量,将它一分为二,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拿一根。债权人那一根可以作为支付凭证流通,当有人把代表债权的木条拿到债务人跟前要求偿付时,两根木条上的切口必须匹配。这种独特的支付系统,在英国持续了几百年之久。

今天的银行体系,更能体现货币是信用和债务的特点。这一点我在《现代货币理论》这本书的解读中谈过,这里就不展开说,只做简单的概括,那就是:银行通过批准对企业或个人的贷款,能够凭空创造出新的货币,这些货币的本质,就是企业或个人的信用(债务)记录。

总之,这本书通过引用一系列证据和研究,否定了传统经济学提出的,货币是物物交换演变出来的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观点,比如美国学者乔治·道尔顿认为,如果将“以物易物”定义为没有货币的市场交换,那么从来没有证据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;剑桥大学的一位人类学家更是直截了当的说:“从来就没有关于以物易物经济的直接记录,更不要说从这种体系中诞生货币了。”

那么货币是什么呢?这本书认为,货币是由债务记录和清算系统构成的社会技术,它的核心是信用。传统经济学认为,有形的货币才是钱,信用和债务是以此为基础衍生的虚拟现象;而这本书认为,信用和债务才是货币的本质,硬币、钞票、存款等等这些具体的货币,只是表征,是用来跟踪记录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的工具;打个比方,认为货币产生信用,就像说太阳围着地球转,那是错误的直觉,而认为信用产生货币,就像认为地球围着太阳转,这才是货币的常识和真相。

第二部分

那么,这种常识和真相是如何被经济学遗忘的呢?这要从一场辩论说起。因为17世纪的英国,出现了货币短缺,因此要重铸货币,人们对此产生了分歧。

当时的英国,主要流通的是银币,它在使用中会磨损,还有人把边角锉下来,铸成新的硬币牟利,这些残缺的硬币重量或成色不足,却以法定面值在流通,于是就产生了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。也就是说,当人们发现成色不同的硬币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,就会把没有毁损的货币贮藏起来,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币进行交易,这样就把良币从市场中排挤出去。

结果就是,在17世纪60至90年代,硬币磨损、偷锉剪切的现象在英国愈演愈烈,劣币充斥于市场。到了1695年,大多数流通硬币所包含的银的成分,只有出厂时的一半左右,相同材质的银块的价格,比铸成硬币要高出近25%。另外由于当时的金、银兑价不合理,英国的银币外流,导致货币短缺,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商贸秩序和经济发展。

于是,英国政府和议会开始酝酿重铸货币,但对于如何重铸,争议很大,其中有两位重要人物,一位是财政大臣威廉·朗兹,另一位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约翰·洛克,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。

财政大臣朗兹建议,把所有银币的面值都提高25%,新币和旧币同时流通。旧的劣质硬币虽然重量和成色不足,但可以按面值流通,而新铸成的优质货币,要么将法定面值提高25%,要么将实际含量降低20%。总之就是提高银币的法定面值,降低铸币的金属含量,这样可以让人们愿意把白银送到铸币厂被收购,同时那些被私藏的优质银币也会重新进入流通,使银币短缺的状况得到改善。

但另一方面,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对朗兹的意见。他认为白银才是真正的价值来源,才能充当法定货币,货币必须保持固有的含银量,才能维护货币的信誉,因此他反对降低铸币的含银量。他主张按原来的重量和成色标准重铸新币,取代残损的旧币,而在新币取代旧币的过程中,由政府承担损失。

他们的意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货币观。洛克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,货币的价值是由充当货币材料的金属含量所决定的,因此不能随意变动标准,这叫金属主义;而朗兹认为货币的金属含量不重要,重要的是货币标识,因为货币只是国家规定的计量符号,这个标准是可以变动的,这叫名目主义。换句话说,洛克认为钱是金银,信用只是硬币的延展;而朗兹认为钱就是信用,硬币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征。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区别。

最后,这场辩论的结果是洛克的主张获得了政府认可。1696年1月,英国议会下令,从当年6月起残缺的硬币不能再用。在此之前,它们可以用来缴纳税款或购买政府债券,仍然按法定面值计算,从7月起,就只能按货币中真实的含银量以市场价回收。这样,缺损的货币被收集起来,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银,按照标准的重量重铸货币,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年。

按照作者的观点,朗兹的建议是正确的,而洛克的主张把事情弄糟了,但是没办法,他们的权威和影响力相差太远。洛克不仅被后世认为是启蒙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,被称为“自由主义之父”,并且在当时也被看作英国议会制度的首席理论家,是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。他不仅决定了英国铸币大讨论的政策结果,也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在接下来诞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,从亚当·斯密的《国富论》开始,洛克的货币观就占据了主导,按原书的话说,“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经济学追随者的作品中,出没着一个幽灵:这就是约翰·洛克以及他那套货币自然主义。古典经济学家对洛克的忠诚不可动摇:货币就应该是黄金或白银。”正像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中说到:“和其他商品比起来,金属损耗较少,没有任何东西比它们更抗侵蚀。此外,金属还可以按任意数量分割成小块……正是这种特性,让金属变成了最适合商贸和流通的工具。”

不仅如此,洛克对价值的认识,也就是“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”的观点,对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影响深远,它极大地简化了理解经济的任务。因为如果把价值看作天然的东西,那么经济学分析根本不用关心货币。货币只不过是为了解决交易不便的媒介,人们想要的不是它,而是可以用货币买到的商品。这样一来,经济学的分析最好是从忘掉货币开始,而去关注生产、分配、消费等“真实”的经济问题,就像另一位经济学家穆勒总结的那样,“简而言之,从本质上说,在社会经济范畴中,不可能有比货币更不重要的东西了。”

就这样,经济学从创立开始,就把货币打入了冷宫,因为主流经济学家认为,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,不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,这种观点一直流传到今天。而在《货币野史》这本书看来,这恰恰是货币常识的死亡和丢失,是经济学的一个失误。我们要把丢失的货币常识找回来,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,解决经济问题。

第三部分

那么,运用新的货币常识,可以分析哪些现象、解决什么问题呢?按照这本书的观点,要想正确认识金融危机,保持社会稳定,就需要运用新的货币常识。

就拿过去几十年来说,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,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,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,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权债务危机,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这种动荡并不是偶然出现,而是反复发生的。这种金融系统的不稳定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
这本书的作者认为,货币本身就有不稳定的特质,因为它总是倾向于产生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,当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,就会造成金融危机。

比如,在经济景气时,资产价格会上涨,导致投机增多,很多人将资产抵押成贷款,进一步买入资产,造成资产价格不断上涨。而大量投机产生的债务,会让投资者资金紧张,也就是收入不够支付利息。当债权人开始要求偿还时,负债累累的投资者必须卖掉资产来维持现金流,而这时候,已经没有交易对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资产价格,因此出现抛售,导致资产价格跳水以及流动性紧张,最终造成金融危机。

更麻烦的是,金融危机会造成社会不稳定,因为它会带来收入下降和失业。2008年之后发生的“占领华尔街”还算是温和的,往前追溯问题更严重,比如2002年阿根廷债务违约引发的金融危机,造成社会骚乱和政局动荡。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,导致房价、股价的大幅下跌,企业大面积破产,造成日本经济“失去的二十年”。

对此,作者的建议是什么呢,他在书中说到:

“许多国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——或者说它们的债务太多了。而且我也认为,目前尝试逐渐减轻这些巨额债务的策略……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,在经济上也不令人满意。而如果参考梭伦书中的建议,我们就能提前处理这个问题,或者通过设计几年的高通胀,或者通过直接重组债务的方式。”

你看,这里提到了梭伦的建议,也就是梭伦的改革。公元前594年,梭伦被选为雅典的执政官,展开了一系列被后世称为“甩包袱”的社会改革,其中首要的一条是取消债务。而所谓通过高通胀或重组债务来处理问题,就是作者认为,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的隐患,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减轻社会负债群体的负担,甚至是大规模地赦免债务。

这种建议是异想天开吗?不是,它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。

书中说到,古代中东地区就有这样的传统,在整个社会不能支撑债务负担的时候,国王会宣布,所有债务一笔勾销。《圣经》中也有类似记载,在宗教历史上,每四十九年的最后一个赎罪日结束后,叫“禧年”,这一年每个奴隶都可以重获自由,每一块土地都可以物归原主,每一笔债务可以一笔勾销,每个人都有机会重新开始。

正是按这个思路,1997年有人发起了“禧年债务运动”,要求取消贫困国家的债务,特别是那些发生饥荒、战争和瘟疫的国家,因为这些国家无力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,陷入了依赖债务的恶性循环,唯一的办法是减免或者完全取消债务。

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,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,在市场经济中,遵守契约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,这本书的作者为什么还主张赦免债务呢?

这就要回到对货币的认识上来。传统货币观点认为,经济价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实,货币的职责就是衡量它,但不能影响它。货币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点,就像物理天平的支点一样,它必须固定在一个位置,才能保证测量准确。因此,遵守债务契约和尊重货币本位是一件顺应规律、理所当然的事,不能违背它。

但是这本书认为,没必要把经济价值看作天然的事实,而应该看作是为了实现公正繁荣的社会而发明的概念。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不是货币稳定,而是实现一个公正繁荣的社会,既然如此,债务重组或通货膨胀导致的违约或偏离货币本位,只要有利于社会稳定,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。

在《羊群的共识》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,似乎印证了作者的观点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,冰岛整个国家陷入了困境,因为之前他们大量扩张信贷,欠下了巨额债务,危机爆发后冰岛三家最大的银行破产,三十万冰岛人背负了上千亿美元的外债,加上资本市场的亏损,平均每个人背负了上百万美元的债务。于是,冰岛政府决定重启经济,将危机时期产生的居民负债一笔勾销,用三大银行的税款来补,受到举国上下的热烈支持。

结语

首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?传统经济学认为,货币是由物物交换演变出来的,充当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。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常识,因为从小到大,几乎每个级别的经济学教科书,都是这么说的。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,这个常识是错的。因为根据人类学家的考察,没有发现大规模的物物交换的坚实证据,反而有大量的历史研究表明,货币最初是以债务记录的方式诞生的,它的核心是信用。它不是一种物品,而是一项技术。现代银行通过借贷创造货币的机制,更是清晰无误地展示了这一点。

其次是货币的这种常识,是怎么在经济学中被遗忘和颠倒的?这本书的作者认为,历史的偶然造成了这个结果,因为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洛克,在一场重要的货币辩论中赢得胜利,并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学家。作者认为经济学把货币看作交易媒介,把经济看作是去掉货币之后的物物交换,进而认为货币在经济中无关紧要,对我们看待经济问题产生了极大的误导。 只有把货币看作信用或债务,才能明白它对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,对造成经济波动影响巨大,这才是贴近现实的观点。

第三,关于货币是欠债的观点,如何帮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?作者在书中谈到了金融危机,他认为货币总是倾向于积累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,是金融危机反复出现的根本原因,而要维护社会稳定,我们只能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,比如赦免穷人的债务,这在西方有历史和宗教的传统,却对“欠债还钱”的中国古训构成了挑战。

不过我认为,读完了这本书,如果理解了货币是债务、同时也是信用的观点,会对中国的另一句古训“人无信不立”有更深的感悟。

过去我们通常认为,“人无信不立”是一种道德要求,跟人的物质利益没有太大关系。而当我们知道货币就是信用之后,“讲信用”似乎多了一层理由。它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,并且会在某个时候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,这就是讲信用的巨大价值。

(0)
上一篇 2023年2月8日 下午12:17
下一篇 2023年2月8日 下午12:19

相关推荐

  • 大乐透怎么玩(大乐透怎么玩才正确)

    不管是大乐透还是双色球它都是一个娱乐,怎么玩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选择,总之开心就好!简单地说只要不违法、违规怎么玩都有理,怎么玩也都可以没有理。不管怎么说在参与之前要有一个心…

    2023年1月9日
    0
  • 骨肉相连微波炉烤几分钟多少温度

   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非常常见的厨房电器之一,它不仅能够快速加热食物,还便于操作和清洁。但是,对于一些大块的骨肉类食品,如鸡腿、鸭腿、牛排等,烤制时间和温度的掌握就需要一些技巧了。 首…

    生活百科 2023年9月10日
    0
  • 星巴克咖啡胶囊怎么冲泡,星巴克胶囊咖啡可以不用机器吗

    本文目录 1. 星巴克咖啡胶囊怎么冲泡 2. 星巴克胶囊咖啡可以不用机器吗 3. 胶囊咖啡怎么冲 4. 星巴克咖啡速溶胶囊怎么用 星巴克咖啡胶囊怎么冲泡 方法步骤 首先准备一个咖啡…

    生活百科 2023年11月24日
    0
  • DNF玩家指出刻印装备解红字不需要买清除券或净化书,直接50个堇青石就能搞定,如何

   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! DNF100级开启后,勇士们都在全力的刷深渊,在深渊中获取了大量的史诗装备,但是这些史诗装备,有的是被异界气息污染了的,不能直接使用,需要解除红字才行!而且…

    2023年2月1日
    0
  • 科普动起来(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动起来)

    天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高,火灾隐患突出森林防火形势严峻,为此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森林防火小知识,快来一起学习吧~ 01、“森林防火”的含意是什么?“ 是指森林、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…

    生活百科 2023年5月30日
    0
  • 蒸茄子需要多长时间

    本文目录 1.准备材料 2.蒸茄子的步骤 3.结论 蒸茄子是一道美味又健康的菜肴,许多人喜欢在家中制作。然而,许多人并不清楚蒸茄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烹饪好。这篇文章将会告诉您如何蒸茄…

    生活百科 2023年7月28日
    0
  • 普罗旺斯番茄好吃吗

    普罗旺斯番茄是一种常见的番茄品种,它的外形呈现出鲜艳的红色,非常的诱人。那么,普罗旺斯番茄到底好吃吗?让我们来一探究竟。 首先,普罗旺斯番茄具有非常浓郁的味道,其甜味和酸味的平衡非…

    生活百科 2023年10月7日
    0
  •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什么意思

    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圆”,是什么意思?有何依据? 答:因为月相变化一周为一个“朔望月”,也就是农历的一个月。天文专家说,从月亏到月盈需要有一个29天半左右的时间过程,只有全部过程都走向…

    2023年1月22日
    0
  • 不离不弃的成语故事

    不离不弃(bù lí bù qì)是一个汉语成语。意思是永远在身边,永不分离,永不抛弃。 17,10,9,午后荷塘小路 引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《红楼梦》中宝钗宝玉观锁这一情节,西方…

    2023年4月7日
    0
  • 中国什么时候开发三星堆,国家对三星堆的支持

    2021年3月20日,时隔35年,三星堆遗址再次挖掘,这个被誉为“20世界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”的三星堆文化,再次的吸引这全世界人的目光。 1986年,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三星村…

    2023年2月15日
    0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